小提琴初學-小提琴歷史介紹-優質樂器小提琴

初學小提琴一定要認識的小提琴歷史

至今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藝術。小提琴音色優美,接近人聲,音域寬廣,表現力強,如果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麼小提琴就是“樂器中的王后”了。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著名作曲家寫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經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這種樂器上注入了靈魂,發展了精湛的演奏藝術。

小提琴最早的明確記載是Jambe de Fer於1556年出版於里昂的《音樂摘要》(Epitome musical)。

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P瑪基尼、N. 阿瑪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瓜奈里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而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奈里當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傑作。

最早的小提琴大約產生於十六世紀中葉,那時的許多珍貴的小提琴現保存在歐洲一些博物館內。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樂器“里拉”(Lyre),十五世紀,義大利人對其進行了改革,並用馬尾製成提琴弓拉奏,定名為Violin,即小提琴。後又經過多年演變,小提琴的形成與製作才固定下來。

現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 查理九世 ”(Charles IX),由安德里亞· 阿瑪蒂在1560年製作於義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納(Cremona)。而至今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應該是安東尼奧·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716年製作的“ 彌賽亞 ”(Le Messie),也作“Salabue”,這把琴現藏於英國牛津的Ashmolean博物館。

近代小提琴約在1550年就已為人們所熟悉,是由當時流行的樂器雷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變而來。通常所說小提琴前身維奧爾,在構造、調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對現代小提琴的形成都無決定性影響。人們曾普遍認為義大利北部的米蘭、威尼斯、布雷西亞和克雷莫納一帶是小提琴的誕生地。16世紀後期,義大利的小提琴製作業出現了兩個著名的小提琴製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馬蒂父子為代表的克雷莫納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薩洛的加斯帕羅(1540 ~1609)和他的學生GP馬吉尼為代表的布雷西亞制琴派。這兩派製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長,經歷了幾百年,至今仍然十分珍貴。

18世紀後,小提琴製作業的領先地位從義大利轉至法國。這個時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斷改進,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質。法國製琴家N.呂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為典範,把法國的製琴技術和義大利的製琴技術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法國的F.圖爾特(1747~1835)約在1785年對琴弓的長度、重量、形狀、裝置等方面又進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這個時期的發展,反映了J. 海頓、WA莫扎特和L.van 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運弓方面的更大變化等對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隨著貴族與皇室的衰落,音樂也從宮廷走向民間,出現了為公眾服務的交響樂隊和音樂廳。18世紀末~19世紀初,小提琴琴頸加長變細,並向後傾斜:指板變長;琴碼變高,並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銀絲。這些變革的目的是為適應更大的張力。琴弦的增長使琴面上的壓力增大,於是低音樑變長變厚,音柱也加粗,以此獲得更大更有力的聲音。1820年前後L.施波爾發明了腮托,使左手從完全承擔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來。腮托的設置,使左手在換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西洋小提琴傳入中國是在約1920年代。當時學堂音樂教育興起,人們對外國音樂有極大興趣。從1920年代開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師先後到中國演出,鼓舞了許多熱愛音樂的青年學習小提琴,並隨之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創立了音樂專科;許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來華工作,同時也培養了眾多中國的教師和演奏家,如:馬思聰,劉天華,冼星海和黎國荃等。從這一時期開始,也陸續出版和翻譯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並有作曲家創作出許多經典的中國小提琴曲,像由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占豪和陳剛合作的《梁祝》和陳剛所作的《苗嶺的早晨》等。